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資訊 正文

公交遊中國 誰在享受“慢”之美

作者:admin 時間:2023-09-14 09:18
導讀: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不同於部分大學生選擇乘坐高鐵或飛機“特種兵式旅遊”,一些年輕人決定坐上公交車跨省“慢慢走”“細細看”。郭帆也是其中一員。

  6月下旬的一個清晨,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斑竹園鎮,郭帆鑽進一輛綠色的307路公交車,打算與這座紅色小鎮作別。

  曾見證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三十二師成立的斑竹園鎮,是郭帆在大別山區最後的駐足地。借助公交車,這名來自安徽的90後繼續“東征”。

  從武漢到合肥,從武漢經合肥、南京到上海,從武漢經長沙到韶山,是這個夏天郭帆的3趟旅程。與眾不同的是,每一趟他都隻用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代步。

  在他出發前,身邊的親友或不解或擔憂:為啥要開啟這種近乎苦行的“慢遊”,能走多遠?

  總共2129公裏、耗時7天6夜――這是郭帆給出的答案。而對郭帆來說,這不僅僅是一次腳下的“慢遊”,更是一場心靈的“漫遊”。

  “公交遊中國”

  “坐公交也能遊中國?”

  去年年末,互聯網上流傳的一組《公交遊中國》Vlog視頻,讓郭帆眼前一亮。愛好徒步、熱愛大自然的他,一見到這種“慢旅行”的出遊方式,就被吸引了。

  郭帆是安徽人,在武漢工作,大學期間曾有過兩年義務兵服役經曆。很早,他心裏就種下了踏覽祖國大好河山的夢想。何不也開啟自己的“公交遊中國”之旅?5月29日,他利用休假時間,從武漢坐公交車到了合肥。

  上路後,郭帆發現,乘坐公交車是觀察不同地域民生發展的窗口。

  鄉鎮地區夾道林立的個體商鋪、國道兩旁隊列齊整的綠植、村鎮間平坦幹淨的橋梁,大別山區躬身勞作的農民,清晨同坐一輛公交車去往城區的村民……這些都成為他旅行Vlog鏡頭捕捉的對象。

  此次探路之旅順利成行後,從武漢到上海、再從武漢到韶山的旅行藍圖逐漸在他的腦海浮現。

  從中共五大會址到中共一大會址,從農民運動講習所到毛澤東故居,曆史記憶與地理空間的呼應,成為他此行的另一條“紅色線索”。

  事實上,這些年,“公交遊中國”的概念在國內並不陌生。已有相當規模的人創造著屬於自己的公交遊故事。

  今年8月,來自四川成都、32歲的劉華強,剛剛用9天時間完成自己的第五次公交遊――從成都坐公交車到北京。

  自2020年起,他梳理並實踐了多條公交換乘路線,先後完成了從上海到大連、杭州到洛陽、大連到武漢、澳門到北京等地的公交遊。

  最讓他難忘的,是曆時71天、換乘226輛公交車,途經100多個城市、5345個站台,從澳門乘坐公交車到北京的經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還受邀作客央視《兩會你我他》,介紹公交遊這一旅行新風尚。

  開啟公交遊時,劉華強就在社交媒體上更新他的Vlog《公交遊中國》。途中,他通過直播帶網友“雲旅遊”。同時,劉華強還組織起了一個粉絲交流群,如今已吸引了1500多人加入。

  群內將近七成的成員都是00後學生,郭帆也是其一。

  郭帆此次公交遊也離不開與群友們的“雲上”即時幫助,讓他在中途得以及時優化路線設計。

  交流公交遊路線之外,各地公交車的樣式也成為群友們討論的焦點。有人獨愛城市公交的大氣設計,也有人鍾情農村客運中巴的煙火氣。

  來自上海的五年級學生王遠(化名),偏愛一款已經逐漸被時代淘汰、別稱“大泡菜”的公交車。

  王遠從7歲起為公交車這種“氣質穩重”的交通工具所吸引,開始了自己的公交旅遊生涯,在那一年他便自己設計路線,讓媽媽陪他從上海坐公交車去到蘇州。

  “不確定性”成為旅程中最有色彩的一部分

  今年年初,由於工作原因,劉華強把第五季《公交遊中國》Vlog的素材采集工作交棒給了郭帆。

  郭帆一路旅行,一路拍攝視頻素材,在湖南境內還被一名公交司機誤認為是“富二代”在體驗生活。

  其實“公交旅遊”並非每一站公交都可以無縫銜接,有時兩條線路間的串聯隻能依靠步行或自行車,這考驗著旅行者的體力與耐力。

  在郭帆所設計的從武漢到合肥的公交遊路線中,便有一段從大別山南麓湖北麻城至鄂皖邊界長嶺關、長達11公裏的山路需要依賴雙腳來丈量。

  此外,“公交+徒步”的旅行方式讓公交遊更親近大自然的同時,也衍生出更多的不確定性。

  郭帆的第一次公交遊途中,在乘坐Z229路公交前往南昌鳳亭時路遇堵車,他決定下車步行兩站路。“一路烈日炎炎,路上的渣土車塵土飛揚。”郭帆在遊記中記錄。

  夏季的烈日暴曬與突降暴雨等情況,也給旅程平添許多困擾。在前往上海途中,途經合肥時,他曾從塘西河公園一路冒雨騎行至濱湖時代廣場,等車時還被疾馳的車輛濺了一身水,“這些鬱悶都得自己消化調整。”郭帆說。

  “公交遊中國”交流群的管理員淩冰(化名)是安徽淮南人,早在2020年剛上高中時就以“狂熱公交迷”的標簽成為一名UP主,致力於拍攝自己乘坐各種公交路線的視頻。

  對他來說,氣溫和當天的光線狀況都會影響視頻成色。但這些不確定性,有時候恰是旅程中最有色彩的一部分。

  在安徽池州公交車上目擊“暴雨突襲九華山”,在山東濟南體驗開設在險峻山路中的城鄉擺渡車“303路支線2”……這些獨家記憶被他一一記錄,彙聚成400多條視頻,吸引了不少網友“追更”。

  於郭帆而言,“慢遊”中由一本退役軍人優待證串起的緣分,也讓他在孤獨的旅程中體認到了紅色的“儀式感”。得益於許多公交地鐵線路“對退役軍人免費”,郭帆從武漢到上海的路費隻花了60多元。

  旅途中,經馬鞍山市區進入江蘇省境時,郭帆遇到了一位讓他印象深刻的“老班長”。

  彼時剛上車的郭帆正在拍攝視頻素材,司機投來好奇的目光,郭帆便說起了自己的旅行計劃。司機告訴郭帆自己也是一名退役軍人,曾服役於某消防武警部隊,家中三代從軍。下車後,郭帆向這位“老班長”行軍禮致意。

  此外,搭乘的順風車上來自河南的賣瓜夫婦,大別山區割麥的老人,退役軍人服務工作站熱情的工作人員……這些因為“慢”而成為可能的相遇,化為郭帆獨行路上的一抹抹暖色。

  “是一次生命的大口呼氣”

  “當公交車沿國道駛出大別山區,進入寬闊的江淮平原時,通達之感油然而生。”憶及旅程所遇“壯景”,郭帆這樣形容。

  公交遊的逐漸升溫,總讓人聯想到同樣火熱的“特種兵式旅遊”,在劉華強的粉絲交流群中也不乏想要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實踐的群友。

  有網友認為,兩種出發的姿態都與曾被新冠疫情窒息的經曆有關,既是生活重新“出發”的行動注腳,“也是一次生命的大口呼氣”。

  不同於“特種兵式旅遊”的雷厲風行,公交遊的旅行規劃有更大的彈性。劉華強的“直播旅行”便更像是邊玩邊走,邊看邊走。

  郭帆有同樣的感受:“沿途的人文風光,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感覺也能夠讓我鬆弛下來,暫時舒緩工作的壓力。”

  對淩冰和王遠這樣純粹的“公交迷”來說,從小對公交車“沒來由地喜歡”,讓他們走一條不慌不忙的線路,穿越未曾見過的風景。這便是他們“讓生命短暫休憩”的方式。

  淩冰發現,從小學到高中,始終有一趟631路公交和他一同走過披星戴月的學習生活。巧合的是,每一次升學,這路公交都會延伸至他下一學段就讀的學校。

  這種緣分讓他相信“有公交領著的路,怎麼都能回家”。在不同的假期,他將省內的公交線路一一走遍,附帶了解了許多站點的風土民情、地方掌故。

  今年暑期,王遠新實施了一次從上海至北京的公交旅行。

  路線的規劃都是王遠自己查閱地圖,一條條、一段段確定下來的。值得一提的是,他規劃的這條線路,每站換乘之間要走的路不超500米,是更純粹的“公交遊”。

  一路上,王遠領著媽媽邂逅了滁州明光市柳巷村夾道的柳樹,穿越了安徽與江蘇交界區泊崗鄉的大雨,路過了鄉間小路旁的農田、耕牛、菜畦……

  王遠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透露,他正在研究上海至三亞公交遊的可行方案,計劃下個暑假成行。

  公共交通係統仍在繼續將觸角延伸至共和國肌體更多的角落。在結束從成都到北京的公交遊旅程後,劉華強感慨:“低成本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既可以放鬆心情,又能增長見識。希望有更多的青少年能來體驗這一新風尚。”(實習生 謝家興 記者 雷宇 朱娟娟)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後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係客服 710564642@juzkou.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隻用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juzkou.com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