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業內 正文

人形機器人,如何更加“人裏人氣”

作者:admin 時間:2023-08-30 06:21
導讀:

  探索人形機器人的旅程,也是探索人類自身的旅程――

  【創新在一線】人形機器人,如何更加“人裏人氣”

  本報記者 蔣菡《工人日報》(2023年08月30日 07版)

  閱讀提示

  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有關人形機器人的探討十分熱烈。人形機器人作為機器人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在醫療、教育、家庭服務和工業生產等領域展現廣闊的應用前景,人類正在迎來人形機器人與通用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熱潮。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剛走進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博覽會大廳,就看到詩聖“杜甫”正慷慨激昂地吟誦著他的千古名句。

  “好詩!”一旁正在伏案揮毫的詩仙“李白”停下筆來,高聲喝彩。

  在EX 機器人展台,這兩台人形機器人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事實上,從2021年的“愛因斯坦”,到去年的“鄧麗君”,再到今年的兩位大詩人,人形機器人在一年一度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都是“大紅人”。

  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8月16日到21日在北京舉行。大會現場參觀人數20餘萬人次,高人氣、高流量、高熱度的背後揭示了機器人產業發展方興未艾、賦能千行百業的壯闊前景。其中,有關人形機器人的展示分外熱鬧,探討則十分熱烈。

  集大成者

  一台白色鑲金的機器人騎著平衡車閃亮登場,嫻熟流暢地握手、取物、比心。這是前不久剛在成都大運會閉幕式表演的“明星”、優必選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人形機器人Walker X。

  據該展位工作人員介紹,要讓人形機器人能騎平衡車,集成了豐富的人機交互技術、高難度的平衡控製技術、穩定的步態控製技術、複雜的路徑規劃技術、多傳感器融合的定位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

  在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十餘款人形機器人產品集中亮相,既有像優必選這樣的“老選手”,也有幾個新入局者。比如今年8月4日剛剛注冊的北京星動紀元科技有限公司,這次帶來了人形機器人“小星Max”。 他們通過自主研發高扭矩密度電機、模塊化關節、一體化整機結構,加上高強度合金、碳纖維和工程塑料等先進材料,在保留機器人美觀外形的同時,提高了結構強度和穩定性。

  “人形機器人是信息製造、材料、能源、生命等技術的集大成者,在工業生產、民生服務、國防安全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科技競爭的新賽道。”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期間舉行的“智創未來―人形機器人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表示,人形機器人作為機器人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在醫療、教育、家庭服務和工業生產等領域展現廣闊的應用前景,也將在生活生產各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徐曉蘭亦認為,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為人形機器人的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驅動,人類正在迎來人形機器人與通用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熱潮。

  現實推力

  事實上,仿人機器人技術出現已經有二三十年的曆史,但人們對它的興趣是波浪式的,為什麼現在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

  宇樹科技原本做四足機器人,從去年底開始立項做通用人形機器人,前些天剛發布了第一代產品。其創始人王興興表示:“因為我一直覺得目前人類的技術完全沒辦法駕馭人形機器人這麼複雜的機器人形態,但去年底,尤其今年整個AI的發展速度有目共睹,非常迅速,通用人形機器人目前在技術層麵已經邁過了鴻溝。”

  星動紀元創始人陳建宇也表示:“近些年來,硬件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們有可能把人形機器人做得性能足夠高、足夠敏捷,而且成本還能夠降得比較低。”

  技術能力是前提,現實需求則是重要的推力。

  2000年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表示:“我們人類的社會環境主要是為人類而定製的,比如說樓梯的結構、門把手的高度、被子的形狀等等,所以如果我們要打造一個廣泛應用的通用機器人,人形是最適合的一個形態。”

  “很多人會問我為什麼在工業場景裏不能用一個輪式底盤加上身再加雙臂的機器人,這不是更容易實現嗎,為什麼一定要雙足?大家到了那裏會發現,在那個狹窄空間裏要打造柔性化的工廠,在符合人體工程學的情況之下,雙足也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優必選科技創始人周劍說。

  “總有一天機器人會成為我們家庭的一員,除了陪伴我們之外,還可以做非常多的家務。”周劍說,“無論創業還是做事,其實不要太多地考慮今天的技術實現可能性,多看看我們人類內心想要什麼。”

  達闥機器人創始人黃曉慶看到了日益加劇的人口老齡化所滋生的需求。他希望在2025年造出家庭保姆機器人,能夠讓家庭保姆機器人進入千家萬戶。

  翻越山峰

  當然,發展人形機器人還有很多座山峰需要翻越。

  在“智創未來―人形機器人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上,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終身教授、吉林大學唐敖慶講座教授、仿生健康學科帶頭人任雷表示:“把目前最先進的人形機器人跟人體比,差得還是太多,比如從運動的機敏性、經濟性、多樣性、可塑性和環境的適應性這五大性能來看,哪一個跟人比都差得太遠太遠,驅動技術、傳感技術、控製技術、大模型可能都需要突破。”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教授Alois C. Knoll則提醒大家“必須要謹慎”,“不能把胃口吊得太高,或者是創造出一個類似於投機的氛圍來,甚至變成一個泡沫。我們應該客觀地認識到這是一個非常難的高端研究,這也許是目前見到最難最複雜的機器之一”。

  對於複雜性,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曾學忠深有感觸。他說,“無論是自動化的設備、仿人的機器人,還是真實的人,單獨同時應對這兩種複雜度都無法做到全局的最優,所以小米的認知之一就是721黃金法則。”

  曾學忠認為,在未來的智能製造體係裏麵,自動化設備、仿人機器人以及人將以7比2比1黃金法則來組成,打出高效的配合戰,“一個由智能機器、仿人機器人和人類專家共同組成的人機一體化時代,一定會加速到來”。

  小米正在自有製造體係中不斷研發和迭代機器人產品。“通過逐級的開發和不斷的進化,我們理解到仿人機器人就像人一樣會實現人生的三級跳,在幼兒時期是學習各種各樣的動作,掌握最初級的操作能力,到了少年期慢慢開始學習知識,掌握某個領域的知識圖譜,到了中年期曆經各種場景的實踐,最終沉澱為人生的智慧。”曾學忠描繪出這樣一幅藍圖。

  或許,這也是每台人形機器人要翻越的一座座山峰。

  談及研究人形機器人“更深刻的意義”時,Alois C. Knoll說:“我們通過造出像人類的東西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從這個角度來說類人機器人是一個完美的載體,可以讓我們推進對於人性本身的研究和探索。”

  探索人形機器人的旅程,也是探索人類自身的旅程。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後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係客服 710564642@juzkou.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隻用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juzkou.com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