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資訊 正文

          以產業融合推動供需結構適配

          作者:admin 時間:2023-11-09 07:28
          導讀:

            □回亮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發展路徑長期由生產供給主導,消費的基礎性、導向性作用發揮不足,供給結構沒有及時根據需求結構變化而進行調整,出現“低端產品和服務供給過剩”和“高端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並存的現象,消費潛力長期沒有得到充分釋放。如何實現產業供給結構根據消費需求結構變動進行調整,以實現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這就要堅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客觀分析和把握需求與供給兩端呈現的新特征、新趨勢。

            “融合”成為需求和供給結構演變的突出特征

            需求端從商品到“服務+商品”融合。當前,我國居民消費結構已由生存型、物質型消費向發展型、服務型消費轉變。隨著居民消費需求的重要變化,滿足居民最終需求的產品也更多融入現代服務元素,“服務+商品”融合特點突出。產品不能簡單地被定義為純粹的商品,也不能被定義為純粹的服務。世界發展經驗表明,當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的時候,消費品市場會迎來非常重要的變革,會誕生一係列新品牌,這些品牌呈現出更多的服務元素。未來,隨著服務對商品的賦能,傳統的消費品將成為消費服務的一部分,消費者更多購買的是服務。倘若生產者捕捉不到消費結構變化趨勢中蘊含的新機會,固守傳統生產和組織方式,容易喪失發展機遇。

            供給端從製造到“服務+製造”融合。隨著消費需求端“服務+產品”融合特點不斷凸顯,為適應消費需求變化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從單純生產製造產品開始增加服務業務,為消費者提供一體化的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製造企業通過服務外包來提高組織和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從而帶來服務業專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產業鏈逐漸碎片化,服務業與製造業邊界逐漸模糊化,二者相互滲透、融合發展,供給端呈現出“製造+服務”的演變趨勢。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以及消費需求的多樣化,受技術與偏好兩股力量推動,“製造+服務”融合過程不斷加速。服務在製造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一方麵,從價值鏈來看,生產創造的價值約占商品總價值的三分之一,而服務所創造的價值約占三分之二。另一方麵,從製造過程來看,生產過程與服務過程的時間比例約為1∶9,即約90%的時間是為消費者提供服務。

            產業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係,堅持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避免割裂對立。破解我國供需結構性矛盾需要從產業結構著手,產業供給結構要適應消費需求結構變化趨勢。結合我國當前發展階段,仍以單一線性思維強調服務業主導或製造業主導的地位和作用不符合我國發展實際。諸多研究表明,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融合(兩業融合)有利於推動供給端“製造+服務”與需求端“產品+服務”的適配。

            兩業融合代表現代產業體係的發展方向。隨著居民消費“產品+服務”融合的特點愈加突出,產業結構不再是線性單向度的升級過程, 更多地表現為不同產業之間相互融合、相互滲透。在這種變化中,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製造業的融合代表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未來方向,兩業融合的主要模式為製造業服務化(服務型製造)與服務製造化。二者的共同特征均是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服務型製造的特點表現為定製化生產、柔性製造和產品的全生產周期管理。製造業服務化則從出售“商品”到出售“服務+商品”轉變,製造業企業開始樹立“以‘服務+商品’更能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的偏好和需求”的理念。

            兩業融合有助於提升供給體係質量,推動供需結構適配。兩業融合通過構建滿足消費需求的生產組織方式和市場營銷模式,能夠有效鏈接生產消費兩端、供給需求兩側,有助於改善供給體係質量和效益,從而破解供需結構失衡的結構性矛盾。

            實際上,兩業融合的動力源便來自於消費需求變化,企業通過捕捉市場需求信息,通過對現有技術的迭代升級,實現新技術對舊技術的替代,打破原有的產業鏈條,產業邊界逐漸模糊,最終實現產業融合。這種產業結構端“製造+服務”的融合能夠滿足以“產品+服務”為特點的消費需求,有利於居民消費潛力的釋放。有數據顯示,全球500強企業中有20%製造業企業的服務收入超過總收入的50%,個別領先製造業企業通過“服務+製造”轉型升級,實現了企業效益的快速增長。

            多舉措推動兩業深度融合

            一是深刻認識兩業互補性特征,注重兩業雙向融合協同。在兩業融合發展過程中,既要考慮生產性服務也要考慮製造,用製造業帶動服務業,用服務業賦能製造業,從而實現製造業和服務業相互支撐、高效協同、融合互動的動態過程,最終推動產業提質增效。切勿把兩業融合簡單等同於企業主輔分離和多元化,或者就製造談製造、就服務談服務。

            二是打造兩業融合載體,增強兩業發展活力。強化企業在兩業融合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支持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兩業在技術、市場和業務等方麵的融合。另外,依托產業集群與工業園區打造先進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的平台載體,通過產業集群實現“製造+服務”的功能融合,不斷提升全產業鏈的競爭力。

            三是挖掘兩業融合新增長點。適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支持企業構建消費驅動型組織模式,開展個性化定製和柔性化生產。

            四是以數字技術推動兩業融合。依托數字技術、“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打造工業互聯網平台,推進製造業和互聯網融合發展,加快製造型企業由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同時注重發揮消費互聯網精準捕捉消費偏好變化的重要作用,幫助生產者及時調整生產、組織及銷售形式,縮短生產周期,以更低成本滿足消費者需求。

            五是注重發揮企業家在兩業融合發展中的創新精神。企業家是最能感知市場需求變化的群體。縱觀改革開放進程,企業家總能在市場需求變化趨勢中抓住機遇,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為此要加強產權保護與知識產權保護,營造有利於激發企業家精神、保障企業家守法創新的法治環境。

            (作者回亮 單位: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後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係客服 710564642@juzkou.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隻用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juzkou.com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