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 > 頭條 正文

          中華文明連續性與創新性的辯證關係

          作者:admin 時間:2023-09-07 10:59
          導讀:

            作者:張帆(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福建社會科學院院長)

            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全麵深入闡述了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即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立意深遠,高屋建瓴,在世界文明的宏大視野中概括了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征。這對於中華文明的各方麵研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古往今來,中華文明奔騰不息,猶如一條不竭的河流。習近平總書記對於連續性與創新性的論述,揭示了中華文明持續發展的內在機製,蘊含著深刻的內涵。這裏主要結合中國文學發展史談一談對於連續性與創新性關係的認識。

            中國文學發展史表明,文學傳統繼承與文學創新構成文學發展之中相反相成的兩種能量。文學傳統繼承強調經典的規範與傳遞,強調延續文學前輩遺留的各種主題與美學風格;文學創新強調大膽突破,甚至自我“作古”。文學的成熟時期往往是二者的協調與平衡。缺乏經典熏陶的作品無法顯現曆史的根基,無法在作品的主題與美學形式之中形成豐富的古今對話。排斥創新精神的作品往往故步自封,泥古不化,甚至死水一潭。魏晉時期著名的文學理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分析了文學傳統繼承與文學創新對於文學發展的不同作用,將二者的關係形容為“通變”。劉勰認為:“名理有常,體必資於故實;通變無方,數必酌於新聲。”他更為概括的結論是:“通變則久。”“變則可久,通則不乏。”

            劉勰又指出:“文變染乎世情。”文學不是為創新而創新,“變”或者創新的真正動力是回應新的曆史課題。從新的主題、新的情感方式到新的審美形式,這一切無不反映新的曆史特征。隻有與運動的曆史形成緊密聯係,創新才能始終獲得源頭活水。很大程度上,文學是曆史的回聲,曆史潮流決定文學創新的方向。但是,強調文學與曆史的聯係並不能否認文學傳統的意義。沒有哪一種文學創新可以完全淩空蹈虛,從零開始,與文學傳統毫無關聯。相反,隻有熟知文學傳統,才能改造文學傳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哪怕是激烈反對文學傳統的作家也從文學傳統之中獲得反作用力。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與五四新文學的發生,使文學傳統繼承與文學創新的關係經曆了劇烈的震蕩。一時之間,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觀念、思維方式、審美形式均遭受挑戰,“民主”與“科學”成為新的口號。從古文與白話文之爭到中學與西學之辯,晚清以來的文化論爭不絕於耳。主張改革、突破的新文化之所以占據上風,顯然與社會曆史的巨大轉型密切相關。當年的中國積貧積弱,大批誌士仁人憂心如焚,他們嚐試從各個方麵拯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批判是許多知識分子共同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麵。時過境遷,這些知識分子的傳統文化批判本身仍然留下一批理論問題,促使我們進一步深入思考,譬如傳統文化的當代活力問題,傳統文化的民族特色與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鑒問題,文化的內在動力以及多大程度獨立於經濟基礎並且形成能動的反作用問題,人文學科的意義、價值與作用方式問題等。

            盡管存在曲折乃至挫折,五四新文化運動至今已有一個多世紀時間,中國現當代文學與更大範圍的文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成績斐然。文化建設的各種經驗、教訓逐漸在新的理論視野之中獲得沉澱與總結。無論是一個作家的成長曆程,一段文學史的發展,還是不同時期更大規模的文化建設成就,各種成功的經驗無不顯示出一個重要規律:守正創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守正創新是一切工作的立場和方法,更是文化建設遵循的原則。文化建設的“正”既包含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也包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

            與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曆史背景不同的是,新時代的中國正在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華文明的總結、繼承、發展正在同這個曆史任務結合起來。雖然現代化包含了一係列經濟社會的指標體係,但是,“中國式”這個定語表明,從語言文化、哲學理念、審美情趣到日常的人情世故、飲食起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眾多基本元素將始終包含在中國式現代化之中。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文明存在許多一脈相承的內容,前者的許多理念都可以在後者之中找到根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其中蘊含的天下為公、民為邦本、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賢、天人合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等,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這一切證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厚曆史基礎。

            一個民族對於現代化的追求與實踐,並不是少數人烏托邦式的空想,而是經濟、社會、文化綜合演變的必然,承載著廣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由於各個國家的國情不同,追求現代化必須與本土的特殊曆史結合起來,形成不同的路徑和實踐形式。這種路徑和實踐形式與本民族文化兼容的可能性越大,現代化的實現越順利。必須承認,從古代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現代化意味著一個重大的曆史轉折。從經濟發展模式、社會管理模式到科技水平、文化門類的構成都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許多不適合的傳統觀念逐漸過時,新的社會關係以及文化觀念相繼建立。這個轉折的跨度如此之大,以至於形成一種相當流行的觀念:現代化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矛盾乃至斷裂不可避免。然而,中國式現代化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度重視。我們要更為客觀、更富曆史感地審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不僅視之為中華文明的過往曆史,而且充分意識到其中蘊藏的強大活力,這些活力可以在當今的現代化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轉化”與“發展”之所以可能,是因為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創造性”與“創新性”之所以可能,是因為中華文明內在包含創新的追求。這就要求我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具有更深的理解,積極發掘其中的創新性因素,使之與當代社會有機融合。這個意義上,中華文明的連續性將跨越古典社會與現代社會之間的鴻溝,中華文明的創新性正是連續性的基本保證。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麵向未來的理論和製度創新。”這些重要論述,展示出馬克思主義、中華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式現代化之間的相互聯係與相互作用方式。這些相互聯係與相互作用方式,是中華文明連續性與創新性辯證關係的最好說明。

            《光明日報》(2023年09月07日 06版)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後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係客服 710564642@juzkou.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隻用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juzkou.com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