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資訊 正文

          索尼,隱藏在幕後的顯示新貴?

          作者:admin 時間:2023-07-07 09:56
          導讀:

            蘋果MR設備Vision Pro的兩塊Micro OLED屏幕,將索尼從幕後推到了台前。這家在全球顯示行業幾乎沒有存在感的日本企業,因為接了蘋果的生意而曝光在世界麵前。索尼是隱藏在幕後的“隱形冠軍”還是未來顯示行業“新貴”?

            OLED曾經的奠基人

            在CRT(顯像管)時代,索尼推出了風靡一時的特色產品特麗瓏。截至1994年,賣出了超過1億台電視機的索尼也憑此成為當時電視市場的不二霸主。

            在液晶時代,索尼也曾有過思想掙紮,但最終放下CRT時代的“傲嬌”,開始轉向液晶技術,並推出了全新的液晶電視機品牌――Bravia,中文意思是“最清晰影音傑作”。憑借Bravia在產品品質和顯示技術上的突出優勢,索尼再次大殺四方。

            值得一提的是,在顯像管電視依然唱主角,液晶屏幕尚未普及的2007年,索尼就已經如同穿越時空般地推出了全球首台11英寸的OLED電視產品――XEL-1。

            原來早在16年前,索尼就已經“悶頭”研究OLED技術了。雖然當時的OLED技術還有很多弱點,但也足以證明索尼的在顯示領域的引領者地位。直至2010年,索尼仍然是在全球OLED顯示技術領域最領先的企業。

            不過,雄心勃勃的索尼並沒能等來OLED最後的勝利,產品上市後就一直被價格過高和產能不足等問題困擾,因此在不到一年時間XEL-1就被迫停產,後續產品的開發也被擱置。

            關於當年XEL-1失利的原因,業內認為,除了尺寸過小外,其實最重要原因是OLED技術在那個年代實在是太過於超前了。雖然可以小規模量產OLED屏幕,但是在當時整個產業配套都不甚成熟的情況下,無法在短時間內解決大尺寸OLED屏幕的量產問題。

            隨後,索尼又趕上了日本家電產業整體大衰退,強大的OLED技術儲備沒能幫助索尼保持引領地位。陰差陽錯的是,當多年後索尼憑借OLED電視再次站在了技術前沿的風口時,其產品搭載的OLED屏幕卻來自於韓國企業lgD。

             接了蘋果的獨門生意

            2023年,兩塊小小的屏幕再次將索尼從幕後拉到了台前。隻不過,這次讓索尼風光的是小尺寸矽基OLED(即Micro OLED)。

            在不久前舉行的WWDC23上,蘋果正式發布了售價高達3499美元(約25000元)的MR設備Vision Pro,產品在引發熱議的同時,為其提供關鍵的Micro OLED屏幕的索尼也成為備受矚目的焦點。

            事實上,最初Micro OLED並不是蘋果的理想選擇,庫克心儀的是Micro LED。

            2014年,蘋果顯示技術研發總監張世昌,從中國台灣顯示廠商友達光電帶走50人的精英研發團隊,紮根中國台灣龍潭,全力主攻下一代顯示技術Micro LED。不過Micro LED量產難度確實很大,如今近十年過去,台灣龍潭的“秘密特基地”也並沒有拿出庫克想要的東西。於是,蘋果開始與索尼接觸,直到今年Vision Pro問世,大家才把視線轉移到Micro OLED麵板上。

            或許正是因為具有顯示創新方麵的天然嗅覺,索尼成為最早一批布局和量產Micro OLED的企業。

            早在2016年,索尼就針對VR/AR市場開發了Micro W-OLED(矽基白光OLED),2018年推出0.5英寸1600×1200分辨率的Micro W-OLED,2019年索尼的Micro OLED已實現量產。得益於微透鏡技術的引入,索尼Micro OLED屏幕亮度大幅提升。2021年,其屏幕亮度達到5000nits,這也為順利通過蘋果MR產品考驗做好了準備。

            當前,除了索尼之外,其他廠商雖亦有布局Micro OLED,但此次蘋果Vision Pro的Micro OLED麵板是索尼為滿足蘋果規格要求而特別定製了元器件,因此索尼順利拿到了蘋果MR含金量最大的入場券,並做起了“獨門生意”。

             仍有難以逾越的障礙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索尼想憑Micro OLED攀上另一座顯示高峰並非易事。

            MR是近眼顯示,而手機、電視等消費電子產品則“隻可遠觀”,至少現階段Micro OLED還不太可能用到非近眼顯示的消費電子產品上。雖然索尼曾在自家相機的取景器中用過類似Micro OLED屏幕,但與電視、手機這樣的大眾消費產品相比,相機取景器的市場份額顯然還達不到支撐產業前進的地步。

            另外,高成本對於Micro OLED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來說也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一份Vision Pro拆解報告顯示,索尼Micro OLED顯示屏為1.42英寸,而就是這樣一小片屏幕,成本預估卻高達350美元(約2490元),占Vision Pro總成本的近兩成。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董敏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時表示,目前,索尼采用的技術是Micro W-OLED,結構為“白光OLED+彩色濾光片”。這種方案有兩個缺點:白光OLED所需的藍光OLED材料發光效率低,壽命較短;至少2/3的原始亮度會被濾光片吸收,導致整個光學係統效率不高,嚴重影響亮度表現。

            此外,目前Micro OLED產能不足。一年90萬片!這是索尼給出的Micro OLED供應量的極限數字。事實上,索尼Micro OLED的年產能原本預計隻有不到80萬片。隨著MR等近眼顯示產品的熱銷,終端市場要求的產能需求將遠大於此。

            20餘家企業未雨綢繆

            被蘋果MR帶火後,眾多廠商都想吃到Micro OLED的新一輪紅利。據群智谘詢副總經理兼首席分析師陳軍介紹,目前,布局矽基OLED麵板的廠商還有很多,競爭激烈。根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有20家企業已涉足Micro OLED麵板產業。

            為搶占不斷增長的XR市場,韓國麵板廠商三星顯示已將Micro OLED作為下一代顯示技術。據了解,三星顯示在2022年組織改編中新設了微型顯示器組,計劃在韓國忠清南道牙山建設Micro OLED生產線,預計下半年開始運營,2024年量產。6月中旬,三星顯示被爆出已經從韓國設備廠商Sunic System采購了用於RGB Micro OLED的蒸鍍設備。

            此外,三星顯示還在通過收購美國Micro OLED顯示器製造商eMagin,加快趕超采用Micro W-OLED技術的索尼。據悉,eMagin開發的dPd技術(Direct Patterned Display,直接圖案顯示)不使用超精細金屬掩膜板,直接在CMOS矽基上沉積RGB發光材料,擺脫了因受限於金屬掩膜工藝而遲遲無法提升的精細度。目前eMagin已開發出迄今為止最亮的全彩Micro OLED顯示器,亮度高達15000nits。

            另一韓國麵板大廠LGD也在Micro OLED方麵的布局上步步緊逼。自2020年以來,LGD一直在測試Micro OLED麵板,為擴展MR市場做準備。2022年9月,LGD副總裁Yang Joon-young曾明確表示,Micro OLED將成為AR/VR微顯示器市場的主流技術。目前LGD正與Meta、SK海力士合作,以獲得資金與晶圓產線。

            業界預測,LGD的量產進度和品控將優於三星顯示,未來LGD或許將會取代索尼,成為下一代蘋果MR產品的最大供應商。

            中國廠商在Micro OLED領域也同樣具備進場較量的條件。如京東方、合肥視涯、華星光電、昆山夢顯(維信諾旗下企業)、清越科技、奧雷德、熙泰科技、湖畔光電等企業都在積極布局。

            其中,合肥視涯有1.3英寸、3.5K分辨率、4000nits亮度的產品,且已掌握RGB Micro OLED工藝技術,其12英寸(晶圓切割尺寸,非產品尺寸,下同)生產線已達到7.2萬片/年(指晶圓產能,根據官方數據可生產2000萬片顯示屏,下同),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京東方已擁有8英寸和12英寸的Micro OLED產線,合並產能可達3萬片/年,其創新研發的1.3英寸(產品尺寸)、4031ppi、5000nits的4K超高清微型矽基顯示屏在2023 SID上亮相。

            此外,清越科技、湖畔光電、華星光電、昆山夢顯等廠商也都在努力衝刺Micro OLED產能。截至2022年6月末,清越科技的8英寸產線工程進度為68.48%,且已處於產品試生產階段。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後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係客服 710564642@juzkou.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隻用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juzkou.com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