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 關於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 > 頭條 正文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

          作者:admin 時間:2023-05-25 10:16
          導讀:

            如果說基礎研究是從0到1的突破,那麼科研成果產業化就是從1到10的跨越。在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實現這一跨越至關重要。

            麵對橫亙在科研和產業間的鴻溝,科研力量雄厚的上海正在尋求破解之道。最近,浦東新區就發布了一張精準對接科研轉化供需雙方的榜單,效果如何?一起來看記者的調研。

            01

            一張榜單

            精準對接科研需求

            當記者來到上海浦東新區科經委,工作人員正忙著梳理最新的對接情況。幾個月前,他們上線了一個公共服務平台,麵向全社會征集技術創新需求,沒想到,很快就征集了120多項。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1)

            上海浦東新區科經委科創科普處處長 魏軍娜:企業對相關技術的需求越來越多,但是很多科研院所的成果並沒有得到有效轉化,創新資源沒有充分為產業服務。

            企業需要核心技術,卻找不到創新源頭,科研機構手握創新成果,但不知道如何轉化。即便是創新之都上海,也麵臨著這一現實問題。

            一些科研機構的負責人向記者坦言,問題的症結在於創新資源供需匹配失衡。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2)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 譚瑞琮:所有的資源都應該根據市場的需求來進行配置,如果技術的產出和市場的需求脫節的話,我們大量的一些研發可能沒有用武之地。

            如何打通堵點,跨越從學術到產業的鴻溝?上海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成果轉化中心,麵向大企業開放大科學設施,在臨港、張江等科創承載區建造了嵌入式創新空間,喚醒了一大批沉睡的科研資源。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3)

            為了幫助企業精準地找到創新資源,今年初,浦東新區還首次麵向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的企業公開征集技術創新需求,形成科研項目榜單,發布在公共平台,通過“揭榜掛帥”方式對接相應的企業或者科研院所。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4)

            上海浦東新區科經委科創科普處處長 魏軍娜: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短短幾個月時間,已經有10個項目成功揭榜,有17個項目收到揭榜方案或者是找到了意向揭榜方,還有更多的正在陸續對接中。揭榜的不僅有本地的科研機構,還有江蘇等地一些院所。

            02

            一個平台

            搭建“雙向奔赴”的橋梁

            首批達成的項目目前進展如何?他們“雙向奔赴”的背後又有著什麼樣的故事呢?

            此次對接,由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承擔專業性工作。當記者來到國創中心,正趕上首批達成的一個項目在深入對接。聊到聯合攻關、培養人才等話題,雙方滔滔不絕。

            楊衛忠是一家化學纖維製造企業的負責人,因為一項關鍵技術得不到解決,他的產業更新始終停滯不前。這一次,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發出了科研需求,沒想到三天之後,就得到江蘇一家專業研究院所的響應。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5)

            上海德福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楊衛忠:想不到這麼快、三天就完成了對接,也想不到實際上我們的需求,人家已經早就有所研究,隻是我們沒有發現。

            而對方苦心研究了一年多的科研成果,也有了用武之地。

            先進功能纖維與應用技術研究所執行所長 紀俊玲:我們也希望研發的一些產品能夠跟龍頭企業快速銜接,快速解決行業的痛點難點。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6)

            國創中心是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擁有豐富的創新資源。在這裏,記者看到了不少產業化成果。然而,相關負責人不無遺憾地告訴記者,還有很多科研成果依然閑置在書架上。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7)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 譚瑞琮:它難在什麼地方呢?主要是學術上新的研發、到產業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跨越。怎麼去跨越呢?除了技術本身的研發以外,實際上有很多中試、放大以及技術的熟化,離產業的需求還是有一段距離的。

            從技術到產業的轉化,需要科研院所和企業深度合作、反複打磨,這個過程漫長而瑣碎,如果沒有好的合作機製,往往失敗於途中。作為長三角地區產學研一體化的重要平台,國創中心正在搭建形式多樣的新型研發載體,幫助科研機構、企業,乃至政府采用多種模式合作。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8)

            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 譚瑞琮:一體化對接長三角各個產業創新的需求,把這些需求和全球國內外的創新資源做一個全麵的對接。我們還可以麵向關鍵的共性核心技術的需求,組織聯合的攻關。

            03

            跨界融合

            營造“熱帶雨林”式創新生態

            從記者的調研中不難看出,科研和產業的供需堵點一旦打通,將會激發新的動力,甚至產生新的產業和賽道。也正是看準這一點,上海浦東正在加快跨界融合,營造“熱帶雨林”式的創新生態,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

            在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一項針對新型藥物的研究正在進行。和傳統的細胞學研究不同,研究人員是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細菌蛋白質結構。團隊成員來自計算機、物理、生物等學科。像這樣的跨學科交叉研究,已經在很多領域廣泛展開。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9)

            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 陳駿:我們在做的“計算+生物”“計算+金融”“計算+工程”等,都可以作為數據科學本身的能力,可以助力於本領域的一些發展。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10)

            依托以計算為基礎的跨學科研究平台,上海浦東正在布局人工智能產業,通過大企業開放創新中心,形成大中小企業聯合、產學研融合的協同創新生態,加快把科研轉化為技術,賦能千行百業。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11)

            百度飛槳人工智能產業賦能中心負責人 魏宗凱:這是我們67萬個模型,包括智慧政務的、智慧城市的,還有工業製造的等等。我們現在總共賦能了大概20萬家的企事業單位,大到一些大型的央企國企,也有一些隻有幾個人的小團隊,都可以用飛槳這樣的一個平台去做一些開發。

            就在不久前,浦東還麵向社會開放了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12)

            總台央視記者 陳鈺潔:我身邊這條道路就是國內首條特大城市中心城區智能駕駛開放測試道路。我們可以看到,不時有智能駕駛的測試車輛上路測試。這條路設置了紅綠燈和複雜路況,可以滿足包括智能駕駛、智能泊車在內的多個場景的應用。

            在隨後的體驗中,記者了解到,這段道路不僅能夠滿足技術上的測試要求,也在路權、行駛規則等方麵予以規範,不斷滿足產業創新應用需求。

            縱目科技市場品牌副總裁 呂迅:聚集了很多智能駕駛、自動駕駛以及AI的一些公司,這些科技公司在一起互相交流碰撞,也更能夠去激發出我們創新的動力與源泉。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13)

            除了“未來車”,浦東還把“創新藥”“中國芯”“智能造”“藍天夢”“數據港”等六大硬核產業作為未來的主攻方向,加快推動這些重點產業全部達到“千億級”規模。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14)

            上海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主任 李慧: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策源作用,打造從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到成果轉化應用的創新鏈,圍繞未來信息、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等領域布局新賽道、培育未來產業集群,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1到10 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鴻溝如何跨越?(圖15)

            (總台央視記者 陳鈺潔 黃瑋 魏然)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後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係客服 710564642@juzkou.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隻用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juzkou.com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Top